上海人丧事什么讲究

在上海,丧事的办理有着一系列的讲究和习俗,这些习俗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。以下是对上海人丧事讲究的详细介绍:

上海白事一条龙
上海白事一条龙

一、前期准备

  1. 小殓
    • 为逝者擦身、更换寿衣和铺盖的过程称为“小殓”。
    • 传统上,小殓通常在逝者过世后的第二天进行,但现在有些家庭会选择在逝者过世后立即为其擦拭身体,但更换寿衣通常等到大殓前再进行。
    • 需要注意的是,不建议第一时间为逝者更换寿衣,因为遗体会产生尸僵,四肢会由软变硬再变软,可能会有秽物二次排泄的情况,影响寿衣的清洁。可以先为逝者更换一身平常穿的便服,将寿衣带到殡仪馆,等到大殓前再为逝者更换寿衣。
  2. 报丧
    • 当家中有亲属去世时,主家需要制作讣告,将逝者的过世日期、大殓(追悼会)的举办时间、地点等详细信息告知亲朋好友。
    • 这个公开通知的过程就是“报丧”。

二、守灵与吊唁

  1. 守灵
    • 在上海,通常为逝者守灵两个夜晚,第三天大殓前撤除灵堂
    • 守灵期间,家属会在灵堂中摆放供品,如水果、逝者爱吃的点心和饭菜(忌无籽水果和橘子),以及逝者的遗像、白桌布、电子蜡烛、香炉、檀香、念佛机、跪拜垫等治丧用品。
    • 亲友们会前来灵堂吊唁,为逝者敬香。
  2. 吊唁礼仪
    • 参加吊唁的亲朋好友需要穿着深色系服装,整体风格庄重严肃。
    • 在吊唁过程中,应保持肃然起敬的态度,不要谈论是非或在背后说一些不恰当的话。
    • 手机应调到静音或振动模式,避免影响吊唁的严肃气氛。

三、大殓与追悼会

  1. 大殓
    • 大殓的本意是“入棺”,也是追悼会的别称。
    • 在上海,大殓通常在逝者过世后的第3天或第5天举行(郊区多为第5天)。
    • 参加大殓的亲朋好友需要签到、领取手持花,并等待大殓仪式开始。
    • 整个仪式过程中需保持手机静音、不进行闲聊,尊重逝者的同时保证主家能够全心沉浸在缅怀逝者的氛围中。
  2. 追悼会
    • 追悼会是大殓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常在殡仪馆举行。
    • 追悼会上,会宣布仪式开始,全体肃立默哀(奏哀乐),致悼词、答谢词,向遗像三鞠躬,瞻仰遗容并向遗体告别(奏哀乐)。

四、骨灰处理与安葬

  1. 骨灰领取
    • 告别仪式结束后,丧事承办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到殡仪馆领取骨灰。
  2. 骨灰安葬
    • 上海的丧事已经全面实行火葬制度,但许多传统的丧葬礼节仍然保留着。
    • 家属可以在全市各大公墓、骨灰堂、飞思海葬等地方选择骨灰安葬方式(墓葬、壁葬、海葬等)。
    • 安葬时,家属会为逝者举行符合上海风俗的落葬仪式。

五、其他习俗

  1. 孝子打碗
    • 在上海丧事的风俗中,报接完逝者的遗体后,由家中长子准备一个逝者生前用过的碗(不可有缺口或损坏),在水泥地上将该碗摔碎,称为“孝子打碗”。
  2. 豆腐饭
    • 大殓结束后,主家要举办酒席(雅称“豆宴”),酬谢前来参加葬礼以及以现金、实物等形式助丧赙奠的人。酒席上必备一道豆腐羹汤,寓意逝者为人“著诚去伪、清清白白”。
  3. 做七
    • 丧事在入殓后,家属要为逝者设灵台、供牌位,在家中替死者祭“七”,又称“做七”。
    • 意在为身处阴间的亲人祈福做功德。按照传统礼俗,自死者离世之日算起,每隔七天为一个“七”,共经过七个七,“做七”方算结束。
    • 有宗教信仰的主家会请众僧、道士或基督徒来家中为逝者超度唱念。

综上所述,上海人丧事的讲究涉及前期准备、守灵与吊唁、大殓与追悼会、骨灰处理与安葬以及其他习俗等多个方面。这些习俗和讲究体现了上海人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。